平凡、不变的岗位“军人之心”

- 编辑:admin -

平凡、不变的岗位“军人之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周光杰 通讯员张梦星 廖宇)11月1日,《解放军报》全球老兵版发表题为《平凡岗位,‘军人心’不变:湖北省武汉市公交车司机、老兵李旺福为人民服务的纪事》的报道。 凌晨4点30分,湖北武汉天还黑着。老兵、武汉公交集团24路公交车司机李旺福,默默地关上家门,骑着自行车过马路。 15年来,李王福每次早上上班,都会在闹钟响之前自然而然地起床,早早地前往离家较远的公交车站报到。 到了公交车站,李王甫直接走到了自己驾驶的车辆前,查看了车辆的状况。从发动机到系统,从车灯到雨刷,他仔细检查一切,确保一切安全。并且没有缺陷。 6点整,首班车24路准时发车。李王甫乘坐10米长的马车,再次开始了他正常一天的公务。 李旺福检查公交车安全设备。图片提供:通讯员 和当过兵的人有什么区别? 对于24路公交车来说,首班车的乘客数量相对固定。当李王府看到熟悉的乘客陆续上车时,他热情地打招呼“早上好”,并对他们微笑,十分默契。 经过多年的相处,李王府已经和这些老乘客成了朋友。当乘客们得知这位看似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已经当了九年兵时,终于明白了他为何开车“不一样”。 乘客小李还记得几年前,她第一次乘坐24路公交车上班,收到了一张李王府寄来的小卡片。 “这张卡片是李先生亲自制作的,里面有李先生的c联系方式以及首班车到达各站的大概时间。”李旺夫还建议小李加入这个微信群。“大多数平时乘坐首班车的乘客都会加入这个群。如果公交车偶尔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时间,李长老会第一时间发消息通知大家。” 小李回想起这段经历。 “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令人欣慰的感觉,”他谈到当时的感受时说道。 另一位经常乘坐头班车去景区卖花的乘客也有类似的感受。他说,每次到站,李王福总是主动把鲜花装上车,并帮忙卸下。有一次,一位乘客特意在车上留下鲜花,以表达对李王府的感谢。 24路公交车上的许多老年乘客对李王福挂在驾驶座旁边的旧军包印象深刻。充满了绷带,精油、发热贴、老花镜、充电器、口罩等,这个单肩包就是李旺福所说的“便民服务包”。 “这些东西没有太大的价值,不过关键时刻可以用来救急。”李旺夫说道。 李王府的热情、细心和热情给所有乘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李旺福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对待旅客真诚爱心的背后,有他制定的一系列“服务战术”。 这套“兵法服务”名为“一注二控三马四防五助攻”,包括出发前检查车辆和自己。涵盖范围广泛,包括体质管理,保障起步、驾驶、停车顺利,防范各类驾驶风险,为公众提供差异化​​服务等。 “他们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我们在职培训中的必修课程24路公交车总监黄伟先生说。 “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套‘服务战术’?”笔者问李旺夫。 “我全心全意为我的人民服务。我想做更多的工作,”这位退伍军人说。 2007年,李旺夫被选为广州军区原士官模范并合影留念。图片提供:通讯员 这次旅行我最感激的是军队。 在军队服役过的人对军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李王府也不例外。说起自己在部队的时光,李王府不禁感叹。 “在这段旅程中,我对军队感到非常感激。我在这儿。” 李旺福所在的部队是原广州军区某部队的“红团”。许多英雄团体都是从前身单位中诞生的。从了解红团历史的那一刻起,他感受到了更多的“崛起”能量。他的心,并在这支英雄军队的领导下继续努力。 2005年,入党第四年的李旺夫入党。 2007年,他参加了军区主办的比赛。由于他的杰出表现,他被认为是士官中的先锋人物,并被授予二级荣誉勋章。当我们分析李旺福收藏的奖章时发现,他在部队九年里,获得过一次三等奖章,并获得过多次嘉奖。 回忆起自己在部队的时光,李旺夫说,正是在这九年里,他经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集体成长”。 “我计划战术直到我的肘部磨损,但我咬紧牙关继续练习。” “我拆卸和组装了如此多的枪支,以至于我都蒙着眼睛来操作它们。”面对困难的努力和不知不觉中经历的训练,让他学到了技术,提高了觉悟,获得了知识。勤奋的性格和坚毅的作风,是他的“一生的财富”。 2010年,李旺福退休后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来到人生的“新战场”,他像当兵时一样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我逐渐发现了当军人的好处,比如道路识别能力好,能很快适应路线;对突发事件有很好的反应能力,遇到紧急情况不会惊慌。”李旺福说。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李王福刚来武汉公交集团工作时,并没有驾驶过24路公交车。 24路公交车于1958年开通,在当地被称为“工人模范路线”。几十年来,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车手。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这条公交线路的示范作用,武汉公交集团在这条公交线路上放置了许多优秀的支柱。特。由于工作表现良好,受到乘客好评,李旺福于2014年调任该线路。 “到了24号线后我才发现,当时我们路线上有20多名司机,其中12人是退伍军人。”这个“巧合”让李王府和部队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来我们这些当过兵的人还是有共同的特质和感情的。”李王府笑着说道。 2021年,武汉退役军人管理局、武汉公交集团等联合推广服务,24路公交车将投入运营。该线路被设立为武汉首条“退伍军人示范线”,让更多市民看到退伍军人为国服务的行为。 武汉公交集团公交车24路“退伍军人演出专线”文化园。图片提供:通讯员 这些“红色贝雷帽”比亲人更贴心 事实上,李王府和早在“退伍军人示威线”建立之前,他身边的退伍军人就已经“自发组织起来”。 2018年,在武汉召开的第七届世界军事大会筹备工作紧张有序。 24路公交车的老司机们想为军运会做点什么。在部队的支持下,老战士们组成了以李旺福为队长的红色贝雷帽志愿服务队。军事比赛期间,老战士们头戴红色贝雷帽,利用休息时间,在繁忙的纳卡甲村公交车站轮班,义务为群众引路,为小镇独特的景观做出了贡献。 李旺福回忆,他的志愿服务队最初是为了参加军运会而临时组建的。军运会结束后,大家志愿服务的热情不减,队伍依然团结。近年来,其他公交线路的老司机也逐渐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副,使服务团队成员达到60多人。退伍军人志愿活动的规模也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 “这些‘红色贝雷帽’比他们的亲戚还要体贴。” 86岁的独居老人王荣华记得,去年冬天,自家水管结冰爆裂,找不到报修电话,他心里多么着急。决定试一试,我拨通了李王府的电话。没想到,李旺福和两名队员立即上门,帮老人修好了水管。注意到王荣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他特意买了一个防滑扶手,安装在水管旁边。老人十分感激。 去社区照顾老人,上学穿红色。打广告、游览风景区、开展义务清扫……目前,“红色贝雷帽”已成为不少武汉市民耳熟能详的志愿服务品牌ns。 2024年,李旺夫荣获“全国模范退伍军人”称号。对于这些荣誉,李旺福先生感慨道:“这说明我们这群退伍军人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我们充满动力继续做好工作。” 下午2点,李王府运营完早班车。将职位交给继任者后,他很快就骑着自行车离开了。那天他必须在中江村公交车站值班。 望着李王府的背影,笔者心情难以平静。他的立场很平常,每天都在一步步进行。然而,普聘就像一块“试金石”,考验着一个退伍军人的真实作风和“人”字在退伍军人心中的份量。 《解放军日报》(2025年11月1日,第7页)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You'll like the following article.